福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

福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

福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

福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

福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

福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

福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

福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

讲好乡村振兴故事(1) | 我家的枫下书院 我的乡村故事

编者按:省乡村振兴研究会在漳州市长泰区举办"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启动仪式,在社会上产生的积极反响。复旦大学附属第二学校初二(四)班谢申妍同学父母祖籍泉州安溪,她用笔讲述了她的父母发挥智力优势,参与乡村振兴的故事,读来,令人感动。现将文章刊登如下,听听她讲的故事。

 


 

这个暑假,我是在老家的枫下书院度过的。在乡村书院的生活经历,使我感悟良多,也使我萌生了对理想的思考与追求。
 

(一)枫下有书院
 

枫下书院,在我爸妈的老家福建泉州安溪县经兜村,是妈妈家里的兄弟姐妹一起建造的。书院旁边,潺潺的小溪水,流经门口的坝头和水乡,一直奔向远方;四周的青山层峦叠嶂,环绕着村舍和田野,使村庄看上去就像在一个聚宝盆里。小溪边的水稻田里,不时可见三五只白鹭,时而飞翔,时而踱步,体态优雅大方,让人浮想联翩。王维诗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如诗如画,正是书院夏日的常景。
 

枫下书院外景

 

听妈妈说,之所以在老家建造这个乡村书院,是蕴涵着一股浓厚的乡愁在其中的。书院所在地是兄妹们出生及年少生活之地。尽管离家在外多年,但大家仍饱含着对家乡强烈的眷恋和感恩之情,因此历经三年,倾力建成一幢兼具西欧及中国闽南风格的田园建筑,希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枫下书院,这一座年轻的书院,如同一颗新生的明珠,就这样诞生在我们美丽的老家,成为我童年的好去处,寄托着我的梦想。
 

(二)书院做公益
 

爸爸是哲学博士,妈妈是文学博士。他们都在复旦大学工作。寒暑假里回到书院,他们就给村里的孩子们免费授课。爸妈放弃休息时间,招来附近的学生,一起学唐诗、背古文、唱民歌,感受中华文化魅力,体验中华诗词之美,藉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现场教学

 

每天上午,《积雨辋川庄作》、《陆绩怀橘》、《文征明习字》、《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同伴们的琅琅书声,飘出书院,飘过小溪,飘向田野,还飘荡出和这个季节非常合拍的歌声:“紫竹开花七月天,小妹妹呀采花走得欢……”,回响在整个山村的上空,常常惹得耕田的叔伯婶婶们停锄侧耳倾听。妈妈说,在古代,诗词是“吟唱”出来的,所以,她也教孩子们唱歌。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仰着头,深情地望着正在上课的妈妈,再看看身边成排成列坐着吟诵诗文的小伙伴们,真是幸福极了!
 

来上公益课的,多半是小学三到六年级的学生,也有上高一的大哥哥,还有上幼儿园的小弟弟。那个小弟弟,长着肉嘟嘟的小脸,萌萌的很是惹人喜欢。他每天都来,也积极地听课。担心他跟不上,妈妈特别为他准备了一套图文并茂的《日课》读本。他常坐在书院一角,静静翻阅。他每天专心致志的样子,让我很是感动!
 

(三)我当爸妈的小助教
 

爸妈不仅自己上课,还要求我做她的“助教”。作为教学小帮手,我要领唱,要带读,还得给同学们检查背诵。自己要学习,又要被爸妈叫着做这做那,一开始我不免抱怨道:“做这件事情有什么意义?都是些乡里的野孩子!”
 

“几十年前,你妈妈也是这个乡里的野孩子。”妈妈没有多说,只回了我一句。
 

后来,我逐渐习惯了,并爱上了这一份看起来平平常常的工作。每个清晨,我打开书院大门,看着早已等候的小伙伴们,喜爱之情油然而生。每天课后,我总期待着第二天的到来。妈妈也终于对我露出了微笑,她说:“这就对了,你必须既起到学习上的榜样示范作用,还要能有效地帮我顺利完成每天的教学任务。说实话,没有你帮妈妈教唱歌,妈妈这嗓音还真引不起孩子们学习歌曲的兴趣。” ”听了妈妈的话,我好像受到了某种鼓励,心里涌起了莫名的力量。
 

爸妈的公益课程,受到了附近村民的交口称赞。他们经常让孩子们送来刚摘的瓜果蔬菜,以表达淳朴的心意。小伙伴们也变得更懂事,课后经常帮我搬课桌椅和打扫卫生。看到这一幕幕,我内心开始荡漾起伏。有那么一瞬间,我似乎明白了自己的理想是什么。
 

枫下书院门口合影

 

“听溪枫下诗书礼,望岳坝头日月星”,这是书院大门的对联。在书院门口进进出出时,我常默念于心间,细细领悟其中含义:“读诗读书学礼仪,望日望月望星空”。我也不时回想妈妈常挂在嘴边的话:“教育,从娃娃抓起。”我想,我长大后也要做一个像爸妈那样的老师,凭一己微薄之力,助益更多乡村的孩子快乐成长!

 

文/谢申妍

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初二四班
 

创建时间:2022-08-19 21:18
首页    特别关注    讲好乡村振兴故事(1) | 我家的枫下书院 我的乡村故事
浏览量:0
导航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