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乡村振兴的交响曲——读《遇见和美乡村》有感
近日,由省乡村振兴研究会组织作家采风、创作而成的乡村振兴福建系列故事之二《遇见和美乡村》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现将筱陈登载于福建日报的读后感刊载如下。
最近,福建省海峡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了乡村振兴福建系列故事之二《遇见和美乡村》,捧着这本散发墨香的书,阅读其中一个又一个乡村振兴故事,深深被故事所吸引。它宛若一部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让我看到福建乡村振兴的大图景,耳帘仿佛绕萦福建乡村振兴的和美乐章,让我听到福建乡村振兴的大激越交响曲。正如省委副书记、省长赵龙《序》中所说“图文并茂、引人入胜,娓娓道来的一个个小故事,折射的却是乡村振兴的许多大道理,给人以启发启迪,让人深受触动感动。
书中一共讲述了52个乡村振兴的故事,分为聚沙顾塔、乡村有约,山海聚力、气象万千,逐梦田园、美丽蝶变三辑。这些故事,如绽放大地的一朵朵鲜花,装点我省乡村振兴的百花园。我把每一篇故事读完,留下几点深刻的印象。
乡村振兴要有肯于奉献的带头人。书中讲述了许多乡村振兴带头人的故事。《四平的柿子分外红》讲述了在外经商的村民潘国老回到村里,从解决村里烟火气不够的问题入手,进行一系列的创新,实施了“云村民计划”让四平村成为“网红村”的故事。《新阳村集体经济掘得“五桶金”》讲述连江县丹阳镇新阳村支部书记兼主任陈义䊗返乡带领村民掘好“五桶金”,壮大了集休经济的故事。《沙县小吃“第一村”》讲述了担任俞邦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近30年的俞广清,从岗位退下来后提担任沙县益鑫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带领全村将俞邦村打造成“沙县小吃第一村”的故事。“感动厦门”人物“牛头书记”高泉阳从27岁当村主任、村支书,23年来,把曾经“人穷、地穷、日子穷”的“三穷村”,变成了“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最终因病逝世的感人事迹。
“农”是乡村振兴的底色。记得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写道:“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三农”离不开“农”字,用什么振兴乡村,立足农村、农业、农民,把“三农”作为乡村振兴的总抓手。《遇见和美乡村》中所讲的乡村振兴故事,篇篇都围绕“三农”、作为“三农”、寻“三农”发展之道:引进“新农人”,发展新产业,运用新科技、破解新难题,寻找新突破。福建“八山水不分田”,乡村广袤,山地辽阔、海岸线漫长,每一个乡村都有自己资源秉赋。书中讲述了立足乡村实际,各施其招,各展其长,把“农”做的亮丽的故事。如《一把剪刀,煎出火红的生活画卷》,讲述了拓荣县靴岭尾村利用乡村具有400多年的剪纸传统,围绕“清新乡野、文创田园”的发展定位,把乡村打造成剪纸专业村的故事。《北港有约》讲述了平潭北港村利用面向大海和石头厝的优势,发展文旅,将之打造成平潭国际旅游岛一张亮丽的人文名片的故事。《中国碳票第一村》讲述了将乐县常口村按照“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山区要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文章”的要求,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打造“生态村”,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故事,成功卖出全国第一张碳票的故事。 “从古至今,农民对土地有很深的感情。种植是农民的根本,这一点我们绝不可以放弃”,这是《聚沙成塔、共同发展——“兔子小镇”的乡村故事》中的主人翁,邵武屯上乡支部书记龚春生的话语。这些年,他们把种植作为根本,建立起了集观光、采摘、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种植基地。读了这些故事,我感觉,乡村振兴在坚持“农”的底色的基础上,做好“农”的文章,因地制宜,一定能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乡村振兴的路子。
乡村振兴的活力在创新。这些故事之所以感人,在于每个故事都是鲜活的,充满着探索创新精神。要做好“农”的文章,就必须从传统思维、方式生产方式走出来,用创新拓展乡村振兴路子。《古村复苏的故事》讲述了屏南九峰村引进新村民,打造全国“网红”书店,让一个本来已经荒废的老村换了新颜的故事。《青山绿水欧寮村》讲述了平和县欧寮村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走出了一条发展新路子。的故事。《花式生活、火热电商》讲述了漳州高新区长福村,利用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成为全国第二大花卉生产交易市场的故事。在《驻村记》中,我静静地听着驻村干部张玉泉讲他在仙游县钟山镇南兴村驻村故事,让我想起我们有一支乡村振兴的大军,这支大军汇聚了方方面面的力量,有科技工作者,有下派第一书记,有乡镇干部,有愿意到乡村的“新村民”,还有村干部,乡村能人,普通百姓等等。《逐梦田园、业兴民富》讲述了南靖县龙山村坚定走“一村一品”特色发展路子,探索摸索“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支部+扶贫”等模式,引进农业企业落户,发挥企业龙头项目辐射带动作用等,增强村级经济后劲。读了这些故事,我觉得,唯有立足本地实际,走创新之路,才能走出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子。
用散文的笔调写故事,让故事更具有感染力。这种感染力,首先来自于故事的感人,故事源于我省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其中,这些故事触动了作者的情感,让他们有了创作的冲动,并将情感融于故事之中。每个故事都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还有对乡村风土人情的描写。每个故事,都是作者的情感的真实表露。
全书图文并茂,每篇故事都配了精美的图片,让我加深了对这个村的了解,心中涌起了去走一走、看一看的欲望。
当然,读了这本书,也觉得它有些可以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的地方。如有些故事过分散文化,描写山水和自然风光偏多,作者的抒情分量太重;有的一篇文章讲了多个乡村故事,拉长的文章的篇幅。我以为,篇幅可以更短小些,文字可以更精炼些。可以采取“讲与评”相结合的方式,每个故事,请专家进行评点,更好地发挥可学、可悟、可鉴的作用。
这些故事是我省乡村振兴实践的点滴记录,是我省乡村振兴的一个亮点。我觉得,从事乡村振兴工作的同志应当读读,从中能够启迪思路,扩大视野,即使不是从事这项工作中的同志,也可以读一读,从而对我省乡村振兴工作有了进一步了解,从而更好地推动我省乡村振兴工作。(筱陈)
-
福建省省长赵龙到我会调研指导工作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月18日,省长赵龙带领省直相关部门负责人来到省乡村振兴研究会调研,指导工作。2022-02-21
-
我会等主办的“千年元坑 镜览风华”全国摄影大赛在南平顺昌开幕
近日,由我会文旅专委会、福建省摄影艺术协会、南平市摄影家协会、顺昌县升升木业有限公司主办,顺昌县文联、顺昌县元坑镇人民政府、苍山书院承办的“千年元坑·镜览风华”升升木业杯全国摄影大赛开幕式在顺昌县元坑镇谟武村升升木业厂区举行。我会书画艺术专委会主任委员余端照出席开幕式,书画艺术专委会副秘书长邱清崇、赖白鑫参加开幕式。2025-03-20
-
我会等指导的2025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暨省农科院科技成果展示会在福州举行
1月18日,由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研究会、省农科院共同指导的2025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暨福建省农科院科技成果展示活动在省农科院举行。省乡村振兴研究会会长潘征,常务副会长陈青文、副会长翁惠明等出席活动。2025-01-20
-
我会在连江县潘渡镇高岳村举办书法家下乡送春联活动
“春联送祝福 墨香迎新春”。在2025年春节临近之际,为弘扬传统文化,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1月9日,省乡村振兴研究会会长潘征带领研究会书画艺术专委会书法家一行前往连江县潘渡镇高岳村,开展写春联送春联活动。2025-01-09